|
|
|
|
家校联系合作制度
|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【2009-12-9】 【作者/来源 西河口乡中心学校】 【阅读:
次】 【关 闭】 |
|
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重视了家庭教育,学校教育将事半功倍,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、支持、配合和参与,只有家校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,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。 一、学校 1、各年级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,定期研究有关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、新方案、新方法,并和家长及时沟通。具体沟通形式有: (1)家长会 学校定期邀请家长来校听取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报告会,沟通、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,研究、制定教子方法。每学年上学期举行全校性的家长会,下学期召开学校素质教育报告会。 (2)家长学校 由学校组织,聘请资深老师和专家、校外辅导员对某些专题教育进行经常性的讲座式的指导。 (3)利用家信通平台,促进学校与家长、老师与家长、班级与家长之间的沟通。 (4)每学期初、学期末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,就学生安全、习惯养成、文明礼仪、感恩教育等问题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。 (5)学校根据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、沟通建议等情况,不定期评选“优秀家长”等称号。 2、班主任工作 (1)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全部或部分学生的家长会。 (2)家长校访,班主任必须热情接待,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办法,不得批评家长。 (3)在工作中,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,如:每天送路队时交流、电话联系、书信交流、网络联系等等。 (4)要充分利用家信通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。 (5)对于一些特殊孩子,班主任要根据情况进行家访,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,与家长共同交流教育方法。并及时记录总结家访情况。 (6)每学期必须有学生转化个案记录。 (7)寒、暑假期间可重点对下列同学进行家访:离异家庭、单亲家庭、行为偏差、明显进步、明显退步、特殊困难,并记录于《班主任手册》。 (8)就学生存在的重大问题必须向家长通报并指导处理方法。 (9)要尊重家长,对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积极采纳。 3、任课教师 (1)根据学科特点,可采取写信、利用家信通平台等与家长交流沟通学科要求和学习方法等。 (2)家长校访必须礼貌接待,主动交流情况。 (3)开家长会时,应积极参与或写好内容让班主任代替交流。 (4)对教学中学生发生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告知班主任,向学校和家长汇报情况。 (5)对个别班级内的特殊学生,也要有转化记录。 二、家庭 1、树立为国教子思想,重在教子做人,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、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、增强子女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 2、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,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,教育子女从小富有爱心。 3、爱护、关心、严格要求子女。不溺爱、不打骂、不歧视,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。要举止文明、情趣健康、言行一致,敬业进取,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。 4、保持家庭和睦,创建民主、平等、和谐的关系,及时与子女进行沟通,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。 5、要和学校、社会密切联系,互相配合,保持教育的一致性。 6、支持学校工作并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。 三、家校联系工作的考评 学校把此项工作纳入到教师的期末工作考核和师德考核中。对于班主任教师,根据此项工作的情况在优秀班主任考核中占5分;所有教师对此项的工作纳入到“师德模范”评选中。
|
|
|
|
|
|